當企業平均壽命早已短於工作者的職業壽命,將自己的身分定著在固定企業的頭銜上,不見得是個加分選項。
你是獨立個體,因此要以專業而非頭銜來定義自己,打造一個獨立於雇主、職稱外的身分。在愈多人看到你的地方,愈要讓專業被看見。日後轉換舞台時,就有一個可以帶著走的身分。
例如,在社群網站Twitter上的自我介紹欄(Twitter handle),讓你用(中文)160個字描述自己。你可以寫上個人的強項,像是「媒體科技專家及策略家、薄餅專家」、「都市計劃專家、互動圖表大師」等。
你也不妨到名人的Twitter看看他們如何創意地自我介紹。例如,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(Hillary Clinton)是這麼描述自己:「老婆、母親、律師、女性與孩童保護者。前美國第一夫人、參議員、國務卿、作家、養狗人士、打破玻璃天花板的人……」。
未來新興職務多屬於整合型工作,很少只用到單一技能或專長。因此,你要以本身的核心能力為中心,向外輻射,長出其他可以應用得更廣的能力。
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今年6月在台灣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時,就告訴台下的年輕人:「只有一種專業技術,無法天下無敵。」
他表示,包括傳統科技、資訊科技、生物科技等產業,都快速地在進行跨領域整合,甚至,智慧型穿戴裝置也不再是電影裡的場景,而這些發明,都需要跨領域創新能力。「未來社會需要的是科技、管理及藝術的T型人才,」施崇棠說。
現在念研究所,怎麼讀最聰明?念完之後如何與職場無縫接軌?《Cheers》雜誌《2016年最佳研究所指南》提供完整詳盡…閱讀更多》
在分享才有影響的數位社群裡,即使是小眾,也可以擁有聲量引領風潮。當你是經營者,如何面對這群來勢洶洶的對手…閱讀更多》
作為企業或管理者,若想將這群生力軍內化為迎戰未來的中堅幹部,勢必得發展出新的思考,甚至一切砍掉重練的準備…閱讀更多》